欢迎访问日照医养医院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专科特色 > 医养结合 >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让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发布时间:2021-07-24
"医养结合"即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就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学习、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
 
其中,"医"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识别、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包括有关疾病转归、评估观察、有关检查、功能康复、诊疗护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预等医疗技术上的服务。"养"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用药和安全、日常饮食照护、功能训练、日常学习、日常活动、危重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分析、体重营养定期监测等服务。
 
我国现阶段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再加上社会"老年病"常发、易发和突发性,以及车祸等因素影响,失能、半失能的康复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老年人群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而现状却是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养病人,一旦患病就得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延误老人治疗,也增加了家属经济负担;有的患者甚至把医院当成了养老院,常住病人'押床',势必导致他人就医更难。
 
医与养,如何从“两张皮”变成“一体化”?“医养结合”应势而生,利用"医养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大病早期识别干预、大病后期康复训练、慢病健康管理、日常学习生活等综为一科,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与养老多重需求,是一种创新型的养老模式,一种切实可行的医疗改革新模式。
 
2013年之后,受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影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务院相继出台多份文件,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列为加快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的重要任务。同时,“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密集颁布的政策文件、明确的发展方向定位及具体的政策指导思路,为我国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何为医养
 
"医养结合"即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有病治病、无病疗养,边医边养,综合治疗,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与养老多重需求。
 
"医"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识别、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包括有关疾病转归、评估观察、有关检查、功能康复、诊疗护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预等医疗技术上的服务。
 
"养"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用药和安全、日常饮食照护、功能训练、日常学习、日常活动、危重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分析、体重营养定期监测等服务。
 
 
现状背景
 
(一)快速老龄化的严峻现实
 
我国现阶段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再加上社会"老年病"常发、易发和突发性,以及车祸等因素影响,失能、半失能的康复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4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8亿,占全部人口的10.1%,其中失能老人将近4000万人,完全失能老人约有100万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5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预计到2030年,对老年人慢性病负担将增长40%。随着“银发浪潮”席卷全国,养老领域供需失衡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患病时间周期长种类多,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结构
 
受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流动迁移、老少分居以及国民心理需求变化的影响,我国的生育率不断下降,家庭结构趋于简化,家庭规模逐步缩小,进而导致家庭中能够承担老年人照料服务的成员减少,子女的供养压力剧增,家庭的照料能力持续下降,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独生子女由于需要承受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社会性压力以及抚养下一代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原生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料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更无法满足患病老年人的护理、康复治疗、精神慰藉等高层次的需求。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结构所带来的老年人照料功能的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现状存在问题
 
(1)老年人入住医院养老,挤占了医疗资源
一些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为了获得较好的医护服务,节省费用开支,长期住在医保定点的大医院,其主要目的是养病而不是诊治,相当于把医院当成了养老院。部分医院“压床现象”严重,这些大医院老病号“压床”患者,造成了医院的医疗资源浪费。
 
(2)养老机构老年人看病就医难,医疗服务需求大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疾病,除了生活难以自理外,医疗服务需求也很强烈。尤其是一些常年患病的老年人,更希望在养老机构内随时进行病情的监测,,遇到病情复发或其他紧急情况能得到及时救治。与这种强烈需求相比,目前能够提供规范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极少。
 
(3)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绝大多数未能与医保衔接
一些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尽管已经拿到卫生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仍未能达到更为严格的申请医保定点机构的条件,未能纳入医保定点,由此导致入住老年人的就医费用无法报销,给老人及其家庭增加了经济压力和负担。
 
(4)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缺乏协作和整合
民政部门主管的居家生活照护服务和卫生部门主管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条块分割,在费用来源、服务设施、信息平台、服务队伍、运行机制等方面均相互独立。这就导致居家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被鲜明的划分成了两块,生活照护和医疗护理无法做到很好的协调统一。
 
(5)传统观念难改变, 现行养老模式被抵触
 “孤老才进养老院”“进养老院不光彩”,老人进养老院被认为是儿子不孝或家庭关系不好,会使得儿女们承受舆论压力。除了保守家庭养老观念因素外,对养老院的负面看法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养老院就跟坐牢一样,没有自由”把真实状况的养老院与理想状态的居家养老进行比较,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心理上抵触。再加上养老院普遍偏重于物质层面的照料,缺少亲情陪伴,疏于人文关怀,老人们接受度不高。
 
政策推进
 
医养结合最早出现在我国官方文件中,是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此文件中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概念。
 
2015年国家层面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完善,医养结合已纳入健康中国、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医药卫生体质改革、健康老龄化等国家战略和重要规划。
 
2016年6月和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先后发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关于确定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文中确定了两批共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明确了试点单位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
 
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宣布将快速、持续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上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现有和潜在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医养结合是未来以健康为中心健康养老的必然发展趋势。养是核心,医是配套。没有“医”做配套,“养”就失去了吸引力,老年人就没有了安全感。
 
医养优势
 
(一) 医养结合模式是对现有养老体系的有效完善
 
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等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些患有慢性病人老人时常需要测量血压、监测血糖,时常需要做心电图、彩超等检查,时常需要验血,时常需要配药,调整药品种类、剂量,有时老人也会突出疾病,比如心梗、脑溢血、中风这些都离不开“医”。养老机构如果没有医做配套,老人配药就医很不方便,更没有安全感。
 
医养结合根据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为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实现医疗、养老服务无缝对接,满足老人在安全限护、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籍、人文关怀等方面的需求,将“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为家庭减负”的宗旨落到了实处,推动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二) 医养结合梯队管理体系能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
 
为老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营造全新的健康养老生活方式,医养结合医护团队,呈“医师—护士—护理员”梯队管理体系,不同于养老院的“保姆式”队伍,在医疗专业能力上、生活护理水平上实现了理想中的完美搭配,在老年病治疗、慢性病管理、知识教育、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方面,为入住老人提供更为专业的全面护理。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将养老服务建设提升一个新层次。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而“医养结合”的民营医院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日照医养医院优势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照医养医院
医院地址:日照市东港区山东东路与威海路交叉路口北侧(气象局东邻)
总服务台电话:0633-7700777
鲁ICP备20013568号-1
鲁公网安备 37110202000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