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日照医养医院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专科特色 > 糖尿病管理 >

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科普小百科

发布时间:2021-07-20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
 
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代表性的有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分类: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大类:
 
1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型糖尿病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糖尿病的病人。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病因学相对明确,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一些高血糖状态。
 
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好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高脂饮食者;
久坐不动、缺乏活动者,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
长期过量饮酒者;
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病史者;
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有发病风险,例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者;
妊娠期妇女易发妊娠糖尿病。
 
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俗称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常伴有软弱、乏力,许多患者有皮肤瘙痒的伴发症状。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
 
(一)典型症状:
 
1型糖尿病
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诱发起病,可有家族史。
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不典型隐匿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
4.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且隐匿,病情相对较轻,体重超重或肥胖,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脂代谢异常。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健康体检而发现血糖升高,仅约50%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妊娠糖尿病
妊娠中、末期出现,一般只有轻度无症状性血糖增高,分娩后血糖一般可恢复正常。
 
特殊类型糖尿病
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发病年龄小于25岁。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发病早、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身材多消瘦,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部分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常常与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多数病人停用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
 
(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1)血糖:高血糖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等。
(2)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外,肺结核、尿路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慢性并发症:
(1)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
(2)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轻,病情进展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3)神经病变
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指糖尿病相关的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两种疾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了解。
②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指外周神经病变,可以出现四肢末梢的感觉异常、麻木、针刺、灼热或发凉、如踏棉垫感甚至出现异常疼痛等,部分患者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麻痹和瘫痪。
③自主神经病变则可以累及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性腺等,可以出现排汗异常、胃轻瘫、排便规律异常、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无痛性心肌缺血、膀胱排空不良(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以及性功能异常(逆向射精、阳痿等)等情况。
(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
(5)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 、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眼部疾;口腔疾病也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糖尿病病人某些癌症,如肝癌、胰腺癌、膀胱癌等患病率升高;此外,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损害等也较常见。
 
 
危害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必要的检查和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急性并发症,或发展成不可逆的慢性并发症,就后悔都晚了。
 
(1)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糖尿病患者确实挺倒霉的,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必须控制饮食,还得打针,还得吃药,弄不好还会出现并发症,甚至缩短寿命。所以他们的痛苦与不便是非糖尿病患者难以体会到的。
(2)资金和资源的双重浪费
 
先说资金,糖尿病患者看病的花钱,吃药打针、住院得花钱,要是有并发症更得花钱。除了资金还有资源,你要消耗很多得东西用于糖尿病治疗,包括人力资源。
(3)致残致命的糖尿病并发症
老百姓经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是有道理的。这些并发症不仅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下降,还有可能能造成残疾甚至过早死亡。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的无视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检查
2型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血糖、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
 
如果有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 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② 空腹血浆血糖>7.0毫摩尔/升。③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
 
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时,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糖尿病治疗方案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照医养医院
医院地址:日照市东港区山东东路与威海路交叉路口北侧(气象局东邻)
总服务台电话:0633-7700777
鲁ICP备20013568号-1
鲁公网安备 37110202000337号